家家“糧改飼” 戶戶養牛羊

来源:bob综合体育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5-03-15 08:12:54

  秋日,廣河縣山川梁峁遍及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就連農家房前屋后、村道兩旁、溝屲裡也長滿玉米。

  “我們把玉米收獲后青貯成‘包子’,是牛羊喜歡吃的飼草,這裡的牛羊,喝的是太子山的礦泉流,住的是清新舒適的天然‘空調房’。牛羊糞污搜集加工成有機肥,還田后種植玉米,減少了化肥用量,實現了種養循環、綠色發展。”廣河縣阿力麻土鄉蘭家村養羊大戶馬尚虎說。

  廣河縣以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為突破口推動“糧改飼”,以養帶種、農牧互促,發展玉米秸稈綜合使用產業,探究出“牛羊養殖—糞污搜集—有機肥生產—糧改飼種植—秸稈綜合使用”的農牧種養循環綠色發展路子,成功創建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全省農業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發揮了引領帶動效果。

  一台台玉米收割機在玉米地裡來回络绎,高速旋轉的齒輪將一排排筆直耸立的青貯玉米攬入機倉裡,玉米秸稈和玉米棒子被破坏混合,從青貯收割機的出料口倒入通明的玻璃貨倉裡,纷歧會兒,貨倉裡就壓實裝滿了飼草料。

  一旁的打包機快速運轉,幾分鐘就將破坏的飼草料打包成捆——綠色的“裹包”,變魔法般將一株株玉米變成一包包青貯玉米。

  這裡是廣河縣瑞騰牛羊飼養農民專業协作社2460畝“糧改飼”種植基地。蔡王家村養殖大戶馬登虎與馬二沙、馬艾米乃、馬吉福等5人於2018年树立协作社,發展黑白花肉牛育肥,統一規劃了檢疫區、隔離區、疫病防治區,逐步构成標准化養殖場,年存欄育肥牛400頭以上。

  协作社與436戶農戶簽訂流轉合同,流轉2460畝土地種植玉米,通過“糧改飼”合理规划使用飼草,進行專業化養殖,加速了肉牛育肥周期,為改进養殖場的經營形式樹立了樣板,引導周邊22戶農戶轉變傳統養殖觀念,進行科學養殖,共同致富。

  现在,像瑞騰协作社這樣流轉土地種植收貯“糧改飼”項意图企業,在廣河縣有71家,共流轉種植“糧改飼”2.46萬畝。其间川區流轉種植9227畝,山區流轉種植1.54萬畝,每年完结收貯青貯飼草12.3萬噸。

  廣河縣在保证糧食生產安全的基礎上,依托天然稟賦,推廣旱作農業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發展“糧改飼”產業,引導壓減籽粒玉米種植,添加飼用玉米等優質飼草作物種植,每年穩定推廣“糧改飼”20萬畝以上,加工優質飼草100萬噸以上。

  本年,全縣落實種子、地膜、肥料、機械等獎補办法,免費發放青貯袋和網膜,引導區域牛羊養殖向玉米全株青貯飼喂適度轉化,農業種植結構向糧飼統籌方向轉變,推動玉米從跨區銷售轉向就地使用,種植玉米34萬畝,其间“糧改飼”22萬畝,實現區域內種養良性循環。

  曾经,田間地頭的玉米秸稈到處亂擺,成為農村常見的废物,焚燒后污染環境。现在,廣通河沿線42公裡長廊,一包包“糧改飼”裹包构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乡民收割玉米后,將地頭的廢舊地膜進行收回,有用管理農田“白色污染”。本年,全縣收回廢舊地膜2000噸,收回率達到90.09%。

  廣河縣以玉米秸稈飼料化使用為主導,統籌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使用,扶持秸稈飼料生產加工規模企業和專業大戶,加速建設青貯窖池和秸稈飼料儲備庫,推動“糧飼兼顧、草畜平衡、循環發展”的新式種養結構,根本构成布局合理、多元化使用的秸稈綜合使用產業化格式,秸稈綜合使用率達到90%以上。

  “羊舍安裝了360度攝像頭,通過手機APP智能化設備,我在家裡就能看到羊隻的飼喂、吃料、飲水等情況。”甘肅卓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引進500多隻純種優質湖羊和薩福克種羊,通過人工授精技術高效繁育,现在存欄1200多隻湖羊基礎母羊,年可產羔3000隻、輸出優質湖羊母羊1000多隻。上一年6月,公司被認定為省級種羊場,填補了全縣無種羊場的空白。

  阿力麻土鄉蘭家村乡民馬哈塞尼和妻子都是殘疾人,在卓優公司幫扶帶動下,從开始養殖30隻基礎母羊发家,不斷擴繁養殖規模,现在已繁育存欄70隻湖羊,年收入三四萬元。

  “我們通過規模養殖企業技術集成,演示帶動全縣牛羊產業實現牛羊異地引進育肥向自繁自育轉型,品種繁雜功能低下向品種優良優質高產升級。”廣河縣畜牧獸醫發展中心主任馬小奇說。

  標准化羊舍裡,自動飼喂傳送帶將草料傳送到食槽裡,一隻隻健壯的湖羊吃著配方營養草料,抬頭即可吸吮自動飲水龍頭。羊群腳下踩的是綠色復合漏糞板,5組全自動清糞設備及時整理糞污,讓羊舍坚持衛生清潔。糞污處理點設置了陽光房,將糞污發酵后進行還田。

  隨著牛羊養殖量的成倍增長,畜禽糞污影響著全縣畜牧產業健康發展。對此,廣河縣以畜禽糞污肥料化使用為方向,全力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使用。全縣每年產生畜禽糞污154萬噸以上,依照“532”使用形式,50%的生糞用於傳統堆肥還田,30%用於加工處理成半制品有機肥,20%用於制品有機肥生產。

  廣河縣树立了縣有有機肥廠、鄉鎮有處理中心、村有搜集點的農牧全產業鏈閉環發展三級運行機制。依托種養循環項目,每年投入項目資金1000萬元,在全縣養殖会集的56個村社树立糞污堆肥發酵搜集點,腐熟發酵還田10萬畝﹔在祁家集鎮等6個鄉鎮建成日處理4噸的小型糞污處理中心10個,在齊家鎮黃家坪養殖小區建成日處理20噸的中型糞污處理中心2個,年使用處理生糞30萬噸﹔在產業園區內建成年產2萬噸的大型有機肥廠,與中小型糞污處理中心聯合解決縣域內牛羊糞污。

  全縣依照“畜禽糞污+堆肥發酵+糞肥還田+測土配方上肥技術”形式,旱作農業玉米種植連續五年增產,畝均增產300公斤。通過種養循環形式,全縣牛羊養殖量逐年遞增,牛存欄從2016年的9.45萬頭,發展到2024年的14.5萬頭,羊存欄從110萬隻添加到135萬隻,實現增產增效雙豐收。

  走進廣河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心區,廣河縣隴盛源牧業有限公司的現代化生產線依照流程生產有序。牛羊屠宰生產車間進行工廠化生產,精深加工車間進行精細化切割,研發中心、牛羊產品業務室、檢驗檢疫區內,工作人員進行科學規范操作。

  “隴盛源牧業有限公司是我縣首家定點屠宰企業,填補了全縣無標准化屠宰加工企業的空白,牛羊肉類產品生產加工愈加專業化、標准化,提高了肉類品質和企業經濟效益,徹底打通了廣河牛羊肉由農產品轉化為产品、進入高端市場的‘最终一公裡’。”廣河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副主任馬青峰介紹。

  圍繞牛羊全產業鏈發展,廣河縣堅持延鏈補鏈強鏈,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牽引帶動特征產業價值鏈提高。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建設,建成年屠宰肉牛2.5萬頭、羊80萬隻,加工生產優質牛肉1萬噸以上、羊肉1.08萬噸的標准化屠宰加工及冷鏈物流中心。全縣現有牛羊肉精深加工企業5家、龍頭企業16家,開發精切割、熟食物、副產品32種,上一年牛羊及其肉制品銷售收入達64.6億元。

  “廣河羊肉,羊中精品,甘味品牌,聲名遠揚,不膻不膩,綠色喂養……”在產業園區正清電商中心,當地電商進行直播帶貨,推介廣河羊肉。

  廣河縣培养“廣河羊肉”甘味品牌,認証“三品一標”農產品4個,廣河羊肉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现在,線上通過正清電商树立起穩定、明晰、可見的網絡銷售體系,在淘寶、京東、天貓、抖音等各大電商渠道開設30多家網店,完结牛羊肉、皮革制品等銷售額2.93億元。線下通過完善銷售體系,投資3861.18萬元建成廣河縣農畜產品买卖市場,每天可容納牛买卖量3000頭,羊买卖量1.5萬隻,活禽买卖量2萬隻,帶動全縣上游鄉鎮並輻射至東鄉、康樂、和政等周邊縣市的養殖戶和販運戶發展牛羊產業。

  廣河縣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持續推動種養加銷一體化發展,做足“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的文章。现在農戶中發展養殖的有3.5萬戶,佔全縣農戶總數的68%,上一年戶均增收5萬元以上,養殖業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1.2%。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